截至發稿,上映半個月的《周處除三害》票房超過4.6億,而且電影后勁很強,目前單日票房仍能排在第四位,專業平台預測內地總票房將超過5.8億,屆時片方分賬將超過1.5億。
正常來說票房大賣、片方賺錢,但《周處除三害》可不是這樣。
有爆料稱,《周處除三害》賣給內地發行方的版權費僅2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50萬,大陸片商「血賺」,至于為什麼這麼低?是因為制片方覺得而這個電影很難過審,就索性便宜賣掉。因為內地發行方是以買斷版權的形式交易,所以支付完版權費后,不會和制片方分享票房收益。
這種說法是不是真的呢?從以下兩點來看,大機率不是謠言。
首先,無獨有偶,在傳出20萬美金版權費賣給內地之前,就有消息稱《周處除三害》和網飛的交易僅50萬美元。
眾所周知,《周處除三害》在內地3月1日上映當天,網飛就同步上線了電影,有消息稱網飛以50萬美元的價格,從台灣制片方手上買到了電影的線上播出權。這個價格確實很低,而且是在片方確定網飛可以上線、沒有任何播出風險的前提下,那麼面對未知的內地影院市場,在內地發行商闡述有不能過審風險的情況下,20萬美元的價格賤賣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俗話說「無利不起早」,縱觀《周處除三害》的整個宣傳路徑,完全靠的是少的可憐的視訊物料、影片內容cut剪輯,以及炒作電影的「[大尺度]」,電影從導演到主演,不但沒有來內地路演,也沒接受過任何一家媒體的采訪。
試想一下,如果片方能參與票房分賬,肯定會不遺余力的支持電影宣傳、號召主演聽從內地發行方的安排進行路演,然而這一切都沒有,正常來說就是制片方得不到任何票房分紅,自然就不會幫助內地片商宣傳。
那麼,看一下《周處除三害》背后參與公司,這部台灣地區獨立制片的電影,九家出品方中沒有一家內地公司。引進發行寫的是中影集團,但背后操手其實并非中影。
這里解釋一下,《周處除三害》是按照進口批片的方式引進內地,和其他外國電影沒有區別,國家對電影進口有明確要求,具備相關資質的公司只有中影和華夏兩家。但絕大多數批片,完成采購的都是民營公司,他們只是和中影或華夏合作,用他們的指標、經過審查后將電影引進上映。
《周處除三害》的幕后操盤公司其實是阿里影業,如果按照前文的預期,電影最終分賬超過1.5億,電影幾乎沒花什麼宣傳費,那麼去掉150萬的采購成本和少量宣傳成本,阿里影業最終能盈利超過1億,真是一筆好生意啊!
最后,據業內透露,阿里影業主控的《少年時代》也快上映了,這部電影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張雪迎等演員主演,早在2019年就制作完成,豆瓣有人評論稱「朋友說這是陳導繼《霸王別姬》后最牛逼的劇本」,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