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成龍度過了他的70歲生日。這位世界知名的杰出動作演員和導演,已進入古稀之年。
不過成龍今年的生辰是在劇組度過,熱度上比起2014年六十大壽時群星簇擁的大場面差了不少;各路明星在媒體上的祝福和致敬依然不絕如縷,但似乎也并不比去年同期慶祝大哥出道60年的陣仗更「熱鬧」。
說「門庭冷落」肯定是夸張了,不過外界也能體會到,成龍確實是不如十年前風光了。
電影接連失敗,成龍不僅老了,而且是英雄遲暮了
上個月,「成龍頭髮胡子都白了」的話題就曾登上各平台熱搜,同時也被外媒所關注,令海內外網友慨嘆歲月在時代巨星身上留下的痕跡。
雖然成龍隨即澄清:發色是為了和彭昱暢主演的新電影《陌生家庭》的造型需要,但他近幾年的公眾形象,已經從那個昔日能量十足、上天下海的超級成龍,不可逆地轉變為了一位慈祥的老叔,不容得大哥不服老。
成龍的年齡增長和外形衰老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生理事實,但一名演員在公眾心中的「印象年齡」,往往還受到演藝軌跡的影響。在近幾年經歷了一系列失敗的電影作品后,成龍不僅僅是生理上「老了」,而且是在公眾心中「英雄遲暮」了。
2017年大哥有三部主演電影上映,前兩部《功夫瑜伽》和《英倫對決》都很成功:前者大賣特賣,以17.5億的票房成績奪得春節檔冠軍;后者被認為是成龍非動作大片的劇情電影中懸念和表演都屬上乘的存在,也取得5.4億票房。
但年末登場的大投資科幻片《機器之血》卻遭遇慘烈滑鐵盧,僅收獲3.05億票房,豆瓣評分4.6,劇作敷衍、老套、格調低的評論鋪天蓋地。
其實年初《功夫瑜伽》的評分也只有5.0,毛病也差不多,但《機器之血》觀眾卻不買賬了,國內觀眾對「成龍大片」初顯審美疲勞。
2018年成龍沒有主演電影上映。2019年開年,成龍推出古裝奇幻動作大片《神探蒲松齡》再次逐鹿春節檔,結果僅收獲1.6億票房淪為炮灰,豆瓣評分低至3.8,已經撲出天際了。
暑期和施瓦辛格「主演」的中俄合拍奇幻大片《龍牌之謎》,則更是則是徹頭徹尾的「詐騙」項目:兩位老同志戲份極少,客串當主演宣傳,反響惡劣。影片僅收獲2082萬票房,評分3.6,無疑是成龍演員生涯里的超級敗筆。
疫情到來,原本瞄準2020年春節檔的動作大片《急先鋒》挪到國慶檔上映,成龍再次失利:票房2.94億,豆瓣評分4.4。
以上幾部失敗作品都是制作成本在5000萬美元左右(依照當時匯率計算約合3億多人民幣)的大片,結果票房連超過成本都難,成龍的觀眾聲譽也大大折損,堪稱連環爆雷。
對了,去年成龍還在流媒體上了一部和WWE巨星約翰·塞納合演的中東題材動作大片《狂怒沙暴》,影片制作成本高達8000萬美元,但卻僅在極少數小國市場上映,暑期直接上了網飛,雖然播放量還可以,但還是虧麻了,全球觀眾評價也相當平庸(豆瓣5.0,IMDB5.3)。
這一連串的失敗,證明觀眾對大哥近年來這批既沒新意、又沒審美的流水線動作片,已完全厭倦。
2023年,成龍終于脫離大片模式,推出以「龍虎武師」為題材的動作喜劇《龍馬精神》,因為影片有半自傳性質,且是以人馬情和父女情為中心,總算比之前的一系列無腦大片多了點情懷和「人味」。
但觀眾依舊不買賬。影片上映開始評分就一路下挫,目前落點只有5.3,譏諷成龍「扮演好父親」是虛偽、抵制劉浩存的聲音不少,票房2.1億,盡管看上去不是「大片」,《龍馬精神》肯定也虧了不少。
成龍的「老年危機」表面上是從《機器之血》開始的,但其實放長跨度來看,在被許多影迷認為是最后一部能媲美巔峰「成龍式動作片」的《十二生肖》(2012年)后,成龍12年間有12部一番電影上映,但在豆瓣及格的只有《天將雄獅》(2015年,6.0分)和《英倫對決》(2017年,7.0分)。觀眾對成龍電影的評價,其實已經低了很久了。
只是到《機器之血》,這種趨勢才在影片票房上體現出來,成龍電影終于徹底陷入令觀眾審美疲勞,以至于「路人都不吃」的境地。
成龍陷入「老年困境」的多種原因
成龍不再受歡迎了嗎?很難下這樣的定論。《龍馬精神》雖然票房不佳,但去年本片的電視上星收視率和海內外網絡播放量,卻仍舊可觀,這說明了成龍仍有人氣。
但合理推測,大哥在國內的粉絲以非常下沉的中老年男性為主,和網大的主力觀眾高度重合。它們不愛進電影院,人數雖多,票房轉化率卻低。
所以正確的問題應該是:成龍電影為什麼不受院線觀眾青睞了?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成龍式動作大片已經不再特別了。當然,這說的不是成龍經典電影的魅力過時了,全世界觀眾現在看《警察故事》《A計劃》系列和《醉拳2》這樣的成龍代表作,依然很難不被他天馬行空的創造力和搏命精神震撼。作為「有聲電影以來最偉大的動作演員」,成龍的肢體語言是一種超越時代的世界語言。
但是,以「成龍式」的動作編排和大場面,而非系列設定和人物為絕對中心,在不同場景內打來打去、情節千篇一律的動作大片模式,放在最近十年來看,確實巔峰不再,沒落已經顯而易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